三月的长沙茶亭镇,阵阵春风翻起金黄色的油菜花浪。一幢别致精美的乡间小院内,“90后”小院主理人谭葑姣为小憩的游客配上一桌茶点,与大家闲谈着当地的人文风情。
(相关资料图)
庭院虽然面积不大,但房前大树掩映,远眺是一片花海,四周的小菜园里还种满花卉和绿叶菜。屋子里,木屏风、木柜子、木桌子,处处展现原汁原味的乡村元素。
“打造这个院子,就是要让来客享受放松的生活方式。”从线上自媒体到线下经营乡村,谭葑姣按照自己兴趣收拾小院子,修篱笆、种花草、做直播,将闲置老屋改造成可餐、可茶、可宿的诗意空间。
谭葑姣被人称为“茶亭李子柒”,对她而言,这既是响应家乡号召发展“庭院经济”,也让"粉丝"有了体验向往生活的场所,更承载了她诗意的生活,实现了“三赢”。
在茶亭镇,从村一级自主探索到整合资源创新,这里近两年已发展出因地制宜、形态多样的“庭院经济”,激活业态繁多的乡村“微经济”。
如今,70余家“五彩庭院—私房菜”食客盈门,庭院种养建成一个个绿色生态菜园,蜂蜜、果蔬脆等特色农产品火热销售,青舍山居、祥云一号等民宿供不应求,一批返乡民众纷纷在院子里创业就业。
茶亭镇谭家园村“90后”村干部谭杜表示,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了村容村貌提质改造,大家门前屋后都建起美丽庭院,村里一合计就做起了“庭院经济”,全镇共有15户美丽庭院纳入村集体经济。
湖南多地早在几年前就探索农村“庭院经济”盘活屋前屋后闲置资源,摸索村民增收新方向,促进和美乡村建设。村民通过风险相对较低的亲身实践,或可发挥一技之长,或可习得新的观念。
海拔1100米之上的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向家地村,家家户户门前屋后基本都有一两亩黄精地。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等专家的帮扶培训下,从山上移植来的野生黄精成为村民的院景和“钱景”。
“别小看这巴掌大块地,经济效益非常不错。”向家地村村民姚本汉表示,庭院虽小但作用不少,既能种点日常食用的瓜果蔬菜,还能将村里遍地都是的野生黄精采集起来集中种植,一年的收入也有几万元人民币。
在乡村,农家庭院正承担起多样功能。有的开农家乐、办民宿、弄采摘园,有的开小超市、修理店、家庭作坊,这些综合种养、手工等多种生产方式的家庭经营形态,演绎起多彩角色。
目前,湖南省内不少地区已推出当地庭院经济建设方案,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。如常德市就围绕特色种植业、养殖业、家庭小作坊、家庭服务点等六个方面,结合家庭实际确定庭院经济发展项目,让小庭院联结大市场。
多彩的庭院正激活中国乡村振兴的“一池春水”,各地已有不少庭院“方寸地”变身增收“致富园”的鲜活例子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,将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。
标签:
相关新闻
保险时讯
06-20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